创业路上的那些坑:老非现身说法讲产品与客户开发犯的错



  作为一名10年经验的草根连续创业者,一路走来碰过无数的坑,每每与初次创业者们交流时,总能发现很多人在走我们当时走的弯路;

  这些弯路教科书上不会教你,因为理论和实务永远是有差距的;创业大伽不会教你,因为当下的环境与他们创业时已经大相径庭;你身边的创业者也不会教你,因为他们可能在走和你一样的弯路;

  经常与创业者分享交流,我决定把这些心得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,能让更多人看到,尽量帮助创业者在创业路上少踩一些坑;

  前面三篇说到公司注册、IP保护、股权分配,现在该说说产品和用户开发了,由于各行各业不同,产品开发讲的很难具有通用性,我只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了。

  作为一名10年经验的草根连续创业者,一路走来碰过无数的坑,每每与初次创业者们交流时,总能发现很多人在走我们当时走的弯路;

  首先我要说的“创业”这词的理解,我觉得创业就是开创新的事业,从商业角度讲的事业,无外乎有这两种:

  一种是传统行业的创业,比如街头开个小店,或者开家贸易公司,这种商业模式已经是非常成熟的,只要按常规的套路来走,看别人怎么做,基本就是依葫芦画瓢就行了。例如街头开家服装店,无外乎就是街头店面选址、谈租金转让费,招一两个伙伴,去上游渠道进货,路边发传单,然后就可以开张做生意了。

  另一种便是新商业模式的创业,你发现了一些用户痛点,市面上还没有相应的解决方案,然后你想出一个能解决痛点的产品或者服务。在这个过程中,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现成模式,你自己得摸着石头过河,当然成功率相对于传统行业是低非常多的,话又反过来说,一但你成功,那就是大满贯的收入,可能让你提前几十年就能退休了。

  老非这里所讲的创业的产品开发,便是第二种创业。

  由于是开创一种前人都没有做过的事业,所以坑自然是难免的,老非不会以说教的形式来糊弄大家,先以自己的案例来讲吧。看过老非文章的人都知道,老非曾经是一个失败的创业者,在过去几年中,开发过十几款的产品基本都失败了,今天我以其中一个失败案例来展开分享:

  二、我的“旅管家”失败案例

  2012年2月份的某一天,老非去我亲爱的丈母娘那混晚饭吃,然后她拿出来电脑里的excel问我一些操作上的问题。在此说一下背景,我亲爱的丈母娘虽然很早就退休了,可是在她这种年龄中能相对熟练操作电脑的实在不多,在此赞一下,她当时在帮朋友管理鼓浪屿上一家非常著名的家庭旅馆。

  要我看的是用excel表记录的家庭旅馆的订房数据,每个格子代表一间房间,然后用“插入批注”的形式说明这间是什么人、什么时候、多少钱订的房。我忽然觉得这是一个商机——为什么不做一款SaaS(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)版的家庭旅馆管理平台呢?那时光鼓浪屿就有上千家正规和不正规的旅馆了。

  于是,作为书呆子的我开始行动了,首先我去书店、网上找把所有有关家庭旅馆的书籍买回来看,甚至还包括《中国客栈小史》的历史材料,台湾书店买的几本关于台湾、日本的民宿舍的书,当然还有一些酒店计算机管理的书籍。看了1个月左右——好吧,我仿佛听到读者轻微的一笑了。

  这还不够,我还进厦大图书馆网络,把所有有关民宿、客栈、家庭旅馆关键字的学术论文、学位论文全部下载下来,啃了1个星期。好吧,我已经听到你的笑声更大了。

  当然,相对务实点的事我也做了,我大概又花了1个月左右时间,准备了一份Word版的商业计划书,涉及到我们公司的SWOT分析、产品及服务、商业模式、市场分析、竞争分析、风险分析、实施规划、财务预测等等,上百页——当然一直在添加内容,没有最终完工。

  更为务实点的事我也做了,我拉上亲爱的丈母娘对家庭旅馆的事问长问短,也找了一些做旅馆的人聊天。

  同时,我还在国外找同类型的软件(国内还没有),终于找到美国一家叫www.rezovation.com的平台,顿时信心大增——找到爸爸啦!因为中国很多互联网项目以前都是先在美国找个老爹,然后抄回来。同时,我也在网上下载了国内几十款的小型酒店单机版的软件,一一安装试用。

  在4月份,终于开干了,我是这么做的,分两条腿走路——一边让技术团队做原型,把美国的老爸先抄着做;一边找了个公司原来做销售的小伙伴去做市场调研。

  同时为了“大力”支持这个产品,我花了1000刀从英国人手上买了inn360.com这个域名,然后还专门为此配了台全新的服务器,放在国内最贵的cn2双线机房。

  产品原型3个月左右出来了(因为我们公司是技术外包出身,技术是没问题的),可是市场开发却不尽如意。我们的那个市场小伙伴也刚毕业1年,人是蛮拼的,可是经验不足,市场开拓的非常慢。我呢,除了去过一家关系比较好的旅馆聊过一次以外,其他时间我天天呆在办公室坐阵指挥。

  一转眼到了2012年底,除了几家关系比较好的旅馆有在用我们平台外,其他市场推荐基本上没有进展。

  2013年初我作了反思,认为是团队不行,于是又专门请了一位产品经理来负责这事,而我呢,依然坐在办公室高高在上——再也没有出去跑客户了。

 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,产品推广还是没有起色,每个客户都有自己独特的需求,都说要我们改了什么什么功能之后才会用。再后来,团队内所有的人都没有信心了,然后……就没有然后了。

  这两年,市面上多出来了很多同类型的产品——蕃茄来了、客栈通、好栈友等等,当然,江湖上再也没有我们所谓的旅管家——国内首款小型旅馆管理平台的踪迹了。

  好了,悲伤的故事讲完了。

  三、针对这个坑的教训

  那次失败后,我还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,后来看了《创业者手册》和《精准创业》等书后,同时看别人是怎么做的,我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——看过老非上一篇文章的人都知道,老非当时是个视觉型和触觉型的人。

  根据我现在的认知,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我错在哪里,我相信很多人也在犯我当年一样的错。

  ● 创始人不能坐在办公室当老板

  创始企业创始人千万不能把自己当高高在上的老板,初次创业时,公司其实事情不多的,创始人应该每件事都要亲历亲为,因为只有你做过了,你以后才知道如何指导别人,才能知道团队成员做的对还是错,才知道要找怎么样的人来顶这个职位。

  当然在公司快速上升期,创始人的时间精力和知识经验肯定会跟不上公司的发展,到时你就无法亲历亲为各种事,得把小伙伴们培养起来,或者外聘职业经理人来打理各种专业事务。

  所以,正像《创业者手册》里扉页里讲的:走出办公室!

  ● 用户需求不是自己意淫出来的

  虽然你发现了用户的痛点,可是你不能坐在办公室自己意淫想像,由于每个人的家庭背景、生活习惯、教育经历、工作性质等等各种不同,所以你只能代表你自己,不能代表绝大部分人。

  因此,千万不要“我以为”应该这样,“我以为”应该那样!而是应该在用户中测试到底真正的需求应该是什么。

  ● 产品开发和用户开发要并行

  技术型公司很容易犯这么个错误,认为只要把产品打磨好,用户会自己主动找上来,在“双创”如火如荼的今天,市面上从来不缺点子,不缺产品,即使你的产品在同一品类中是首发,别人要快递复制你的产品非常容易。

  因此,要产品开发和用户开发并行,在做产品开发的同时,用户也是需要同步开发的,按摩尔的《跨越鸿沟》所说的,你得在产品开发的同时,快速找到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作为你的种子用户,产品经过种子用户验证后,再想办法找大众用户大规模的复制推广。

  ● 创始人得经常关注自家产品的细节

  很多人都说,创始人主要做三件事:1、找钱,2、找人,3、定战略,其实按我的理解,还有一件更为重要,那就是关注你的产品,关注你的用户,只有把产品打磨好,用户才会使用你的产品。

  腾讯的小马哥就非常关注产品细节,他每天都在用自己家的产品。很难想象一个创始人自己产品都不使用、不体验的情境,产品就是你创业的作品,是你的命根子!

  ● 新产品的开发必须遵守精益创业的原则

  我们之前很多产品,调研了用户需求,用户口口声声说如果有这样的产品,我一定会用的。可是当我们真的把产品做出来之后,他们却不一定真的会使用——就是说,用户口头上说的,和他真正会做的完全是两回事。

  所以,建议采用精益创业的思想,先把MVP做出来,拿给用户测试,不要一下子投入所有资源。如果把产品打磨好后再拿给用户体验,很可能不是用户的需求,你做出来的就会当垃圾浪费掉了。——全球最大的商业失败案例,摩托罗拉的“依星”就是这么失败的。

  ● 商业计划书可以用画布替代

  像我当年多么书呆子,竟然会花1个月时间写一份基本只有自己看的排版精美的、数据完善的WORD版的商业计划书(不瞒您说,这个项目之前,我还有另一份花了3个月的更完美的通讯专营店SaaS平台的BP)。

  可能是由于我之前做大B客户项目出身的缘故,每拿一个案子要花大量时间写投标书。创业是不确定的事,你计划书的内容随着你创业的进展,所碰到的情况可能完全不一致,所以做再多的规划都无济于事。

  建议创业者如果不是为了融资需要,没必要整BP,只要用亚力山大的“商业画布”工具自己画一画,就能把商业模式和要做的事描述清楚了。当然,如果你要融资,BP肯定是需要的,用PPT图文并茂10几页就行(关注我微信公众号ThinkerInside私想家老非,以后我会讲如何写BP)。

  ● 创业是要100%的全身心投入

  由于当年这个项目是我们公司内部孵化的项目,我当时主要精力还要做项目外包的事,所以我没有全身心的投入,并且我在2014年重复犯了这错误,我一年开了8款产品!

 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,收获就在哪里——忘了是哪位哲人说的话,这是个竞争的时代,你想想,如果你对手花100%时间在他的产品上,你只花50%,谁胜出的可能性大呢?